留守少年除了网吧无处可去

湖南邵东县三少年从网吧出来劫杀女教师的案件出来后,当地政府反应还是蛮快的。据媒体报道,邵东县委启动追责程序,县文管新局局长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局长被查,涉事网吧被责令停业并立案检查。文化部部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“网吧”专项整治行动。

两位官员被追责,并不冤枉,全国进行“网吧”专项整治行动,也不能说没有必要。毕竟,未成年人不能进网吧,早就有明文规定。必须承认,我们国家许多的行政部门反射弧是很短的。从网吧出来的少年杀人了,马上进行网吧专项整治;有人掉进污水井身亡,立即布置进行城市公共设施检查;有重大食物中毒案件发生,立马发通知在全国进行食品安全检查。

这样说,难道不对吗?当然很对。至少是有关部门刷了一次存在感:对上峰和公众表了个态:你看看,我们反应迅速,我们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。

然而我要说,这种做法在很多情况下连扬汤止沸的效果都达不到。

以留守少年网吧出来后杀人为例。这些少年杀人,难道真的就是网络教唆的?没有了网络,他们的生存状况会更好吗?或者再直白地问一句:留守少年不进网吧,他们还能去哪里?

中国广大农村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少年,是中国城市化进度加快、社会重大转型中出现的新问题,而社会制度改革的滞后又使这个问题发酵,显得尤为突出。

儿童和少年随父母长大是天经地义的,如此他们不仅能获得成长必要的食物和安全感,而且更重要的是心智不健全的他们能够及时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辅导。

现在中国许多农村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:成年人出去打工多年,拿出半辈子的积蓄在老家盖一栋大房子,然后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相守。等父母逝去后,缺乏父母之爱的长大的孩子再进城。那栋楼成为耸立在故土上的建筑垃圾。这种社会形态付出的代价是:老年人缺乏照料,少年儿童的成长没有父母关爱;资金浪费在使用率很低的房子上。

这样的现象出现根本上是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依然存在,户籍、土地、教育、社保等诸多制度造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少年儿童相守、父母和儿女长年隔绝几近陌生人成为农村社会的常态。

年迈的老人照顾孙儿、孙女,除了让他们不饿着,不冻着,还能做什么?留守少年儿童的习惯养成、品格培养、兴趣培育,多数老人是无能为力呀。只是生活上需要照顾的儿童也许还能被动地接受祖父母的安排,他们一旦进入叛逆的青春期,几乎就成了不羁的野马。除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,其他时候他们不去网吧,能够去哪里?

三位弑师少年的父母在年少时(也是笔者年少时),学习之余的时间几乎都用来干农活:放牛、砍柴、插秧、割稻、养猪。那是农耕经济时代获得生存资料的必然,而且是在父母的带领和指导下这样做,虽辛苦但能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品格。而今天农村少年做农活已无必要,生活的费用来源于打工的父母,农村土地大量抛荒。连父母都抛弃了土地,你让农家孩子再去终日劳作于山野田间怎么可能?

那么,他们能否像城市的少年一样参加各种兴趣班?这更不可能,且不说农村没有这个条件,即使有条件,打工的父母能否支付这些费用也是个问题。

如此状况下,留守在农村的少年要么在村镇上游荡,无事生非;要么进入网吧。至少在网吧他们躁动的身体和心灵暂时有了安放之地。如果完全禁绝他们进网吧,而他们又不能跟着父母进城读书,那能让他们去哪儿?

现在一些城市有条件地对务工子女开放教育资源,许多小学能让打工子弟就读。但城市教育资源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开放是越到高阶段门槛越高。小学容易一些,到了初中特别是高中阶段,打工子弟很难在城市就读,只能回家(遑论普通打工者子女,北上广许多高薪白领如果户籍不在当地,儿女要在当地读中学都很困难)。而初中和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发育最重要的阶段,尤其需要父母陪伴。

在当下户籍、土地、社保、教育诸多制度的设计下,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在打工地只能是暂住,他们很难在当地落地生根,那就更谈不上带着孩子来打工地接受教育了。孩子进不了城,父母又必须出去打工才能维持一家生计。空巢老人和留守少年,前者去牌桌,后者进网吧,是自然的选择。

当然,我们许多执法部门有着“铁路警察各管一段”的想法也无可厚非。管网吧的部门看到少年深夜走出网吧后犯罪的新闻,感到了舆论和上级的压力,那么所能做的就是加强网吧管理力度,最好杜绝所有未成年人进网吧。如此,自己就没责任了。至于,不进网吧的农村少年能去哪里?这个问题,我没有考虑的责任呀。——他们爱去哪就去哪,反正不要来我的地盘就万事大吉。

呜呼,没了网吧,不能跟着父母进城的少年,恐怕将徘徊于无地。

 

作者:十年砍柴
THE END